“學好中醫的關鍵在于強化中醫思維,培養中醫思維的核心在于‘讀經典、做臨床、跟明師、育悟性’。”10月24日,為弘揚新時代精神,助力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,強化中醫學子的臨床思維和文化自信,天津中醫藥大學舉行2023中醫傳承班拜師儀式,“班主任”、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院士發言,并作題為“新時代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與文化自信”的專題講座。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張華泉、副校長郭義出席,中醫學院領導班子成員、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近300人參加此次活動。
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院士發言
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傳承班在名譽校長張伯禮院士的倡導下于2009年建班,是在“師徒傳承+院校教育”的模式下成立的中醫特色實踐育人班,由張伯禮院士擔任“班主任”。
當日,張伯禮院士為中醫學子重溫了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的里程碑事件,特別是黨中央、國務院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論述,進一步激勵了中醫學子們為中醫藥事業踔厲奮發的決心。隨后,他從中醫理論傳承發展的內生動力,中醫藥在疫病防治方面的優勢特色和突出貢獻,中西醫匯通、結合、并重的發展歷程等方面展開論述。張伯禮院士指出,中醫藥學雖然古老,但其理念并不落后,“中醫之道、西醫之術”可以更好地促進未來醫學的發展。
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傳承班拜師現場
張伯禮院士認為,學好中醫的關鍵在于強化中醫思維,強調培養中醫思維的核心在于“讀經典、做臨床、跟明師、育悟性”,并為中醫傳承班師生們提出了四點建議,包括:一、中醫藥人要理論自信,自覺應用,善于發揚;二、中醫理論要在實踐中發展升華;三、善于傳承、勇于創新;四、強化中醫臨床思維的教學模式。
最后,張院士寄語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傳承班師生:乘新時代東風,勤奮學習,增長本領,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、追逐人生。堅定理想信念、德才兼備,肩負起時代的使命,做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接班人。
編輯:郭成